丹麥ReSound瑞聲達已在2010年率先推出,真正內外防水的助聽器,並計畫逐步將奈米防水運用到旗下所有的產品系列,成為業界獨一無二,全產品皆能防水的專業助聽器品牌。助聽器專業大廠丹麥GN ReSound瑞聲達助聽器將奈米防水科技運用在助聽器上,在助聽器的內部零件及外殼皆使用柰米防水塗料形成薄膜式的防護層,再完全不妨礙助聽器的運作下,給予助聽器全面的內外防護,延長助聽器的使用壽命。任何液體或潮濕的空氣接觸到助聽器機身,不管是機器外部或內部機器內部,在奈米防水的保護下,將能完全不受潮濕的影響。 丹麥瑞聲達瑞聲達使用的奈米防水科技,是將先進的奈米防水塗料,完整包覆助聽器的外部與內部,奈米防水分子能實際隔離水分及油脂對助聽器造成的影響,如同荷葉效應一般,任何液體元素不管接觸到助聽器的內部或外部,皆能滾落不被吸收。


通過嚴峻的專業測試


為確保奈米防水科技的高品質防護,ReSound以一系列的加速應力測驗 (AST) 來測試它的防護功效,確保助聽器在其防護之下不會因某些特定外力而受到損壞。測驗內容包含以食鹽水及耳垢狀物質來對使用奈米防水科技的助聽器做嚴峻的破壞測試。測驗證實,使用奈米防水科技的助聽器沒有受到以上外力的損害,另外它也通過大雨測試:測驗請一位使用者在滂沱大雨中配戴使用奈米防水科技的助聽器,測驗結果非常顯著,助聽器完全沒有受到損害或故障。以上測驗證實,有了奈米防水助聽器,使用者能真正放心助聽器不會因潮濕損害機身而飽受困擾。


奈米防水助聽器 大大降低故障率


最近在眾多美國及歐洲的醫學期刊及奈米科技的網站上,均報導丹麥ReSound瑞聲達聽力集團助聽器所研發的劃時代的柰米防水調查報告。丹麥ReSound瑞聲達聽力集團於2011年3月15日發表的研就報告中指出,其研發之iSolate Nanotech™奈米防水助聽器,包含ReSound LiveDot2 by Resound, ReSound Alera系列,經實際數據證實,能實際降低50%的助聽器故障率。丹麥ReSound瑞聲達聽力集團針對上市後六個月內,購買奈米防水助聽器的50,000名使用者,所做的顧客滿意度調查證實,ReSound瑞聲達的柰米防水助聽器能真正防水,真正降低助聽器的故障率。 

丹麥ReSound瑞聲達研發之奈米防水技術未來將渴望應用於全產品未來系列上,包含機殼,及零件等,確保助聽器能全方位的內外防水,實際延長助聽器使用壽命。這對助聽器使用者來說將會是一大福音。

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醫學研究指出:聽力衰退會顯著提高罹患失智症(Dementia)的風險。這項歷時五年的研究指出,每10分貝的聽力衰退, 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會明顯提升27% 。而阿滋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s)與聽力衰退也有相似的關係數據。

根據美國言語及 聽覺協會(ASHA)及加拿大語言病理學家及聽力專家協會(CASLPA-ACOA)的數據指出, 年過65歲, 20% 的人會有聽力問題, 年過75歲則增加為40 % 。現時80% 居住於護理安老院的老年人都會有相當的聽力問題。在加拿大聽力損失一向屬於老年人最常發生的慢性問題中的前三位。

現今社會趨於老 年化, 嬰兒潮一族也漸漸步入此人生階段, 聽力健康的問題再也不容忽視。1999年時,National Council on Aging 也強調聽力衰退而沒有選擇適當的聽覺復康療程的老年人, 比起有適當療程的失聰老年人更容易罹患憂鬱症及感到焦慮;進而感到"被孤立"。而"感到被孤立或孤單也會進一步提升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

資深耳鼻喉專科醫生吳憲威表示: "保護聽覺健康及選擇適當的聽覺復康療程不只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 更是保障老年人日常生活安全起居的重要環節。不單對老年人如是, 對小孩, 青少年及成年人更是如此。由於引發聽覺問題的原因很多, 例如聽覺神經腫瘤或梅尼爾氏症等等。 所以需要準確的聽力測試來讓醫生引以為據, 為患者診斷出造成聽力問題的根本原因, 進而選擇最適當的聽覺復康療程。"

吳醫生進一步強調: "聽覺健康與腦部的發育及發展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我們靠耳朵聽見聲音, 聲音傳進腦部才可以分析進而了解這些聲音的意義。正所謂"用心聆聽";聽覺與心智發展的重要關係就可見一班了。"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助聽器是現在流行的一種解決聽力障礙的最有效的工具,現在大多數的助聽器(全數位式)基本都是國外進口的或是國外的品牌。對於一般普通人來說助聽器似乎離生活很遠,但就家裡有老人或小孩有聽力損失的人來說,了解認識助聽器的相關知識就顯的格外重要,人們在選配助聽器時往往存在某些迷思與錯誤觀念。


迷思1:我的聽力還可以,現在還不需要配助聽器

有很多人自認自己的聽力還可以,別人講大聲點就可以聽見,不願意接受助聽器的幫助,其實這樣是不對的。讓耳朵一直處於透支的情況下聽聲音,容易加速聽力損失的惡化。一般聽力損失在40分貝(db)以下的都需要配助聽器,理論上來講助聽器可以延緩聽力衰退的現象。保持原來的言語識別能力。


聽力受損程度聽閥溝通能力
正常聽力 -10-25分貝 對正常的聲音及與言分辨清楚
輕度聽力受損 26-40分貝 對細小的聲音難以分辨,如樹林風吹聲
中度聽力受損 41-55分貝 對日常語言有聽覺的困難,與人交談感到模糊不清,開始需要借助助聽器的幫助
中重度聽力受損 56-70分貝 對於較大的談話聲、汽車聲仍感到模糊,助聽器幫助較大
重度聽力受損 71-90分貝 對於叫喊聲音及洪亮的聲音,如汽車喇叭聲、鼓聲才有反應,助聽器幫助較大
極重度聽力受損 91分貝以上 通常極難感覺聲音的存在,需要靠助聽器輔助,才能感受聲音的震動力。


迷思2:我沒有必要配數字助聽器。買一個口袋形的或傳統類比式助聽器的就可以了。

全數位式助聽器的聲音不但清晰,而且能夠很好的保護使用者的殘餘聽力。目前主流的數位式助聽器基本都採用一種叫WDRC的寬動態聲音壓縮處理器,讓使用者在配戴助聽器的情況下可以適合在各種聆聽環境而不覺得吵,減低噪音。它的放大原理是將小音源的放大倍數大,對大音源的放大倍數小,把有用的聲音信號壓縮到使用者變窄的聲音動態範圍內。由於聽力損失曲線的每個人都不同,數位式多頻道助聽器可以針對每個使用者的聽損曲線,用電腦為每個使用者的助聽器量身定做的做編程調整,是傳統類比式助聽器無法做到的。

迷思3:選擇頻道數越多,價錢越高的助聽器是不是就能聽的更加清楚,和正常人一樣?

助聽器顧名思義是一種聽力輔助器具。不管它有多麼好的功能也不可能代替一般人的一對好耳朵,因為它畢竟是一台機器。很多使用者感覺花了錢買了助聽器,卻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理想效果,對助聽器產生負面觀感。和做假牙一樣是一樣的道理。多通道的助聽器理論上講比單通道的助聽器效果要好。現在數位式多頻道助聽器是各個助聽器廠牌及助聽器公司的主力商品,因為它能提供更貼近自然的聲音品質,優越的辨音能力和聲音定位功能,頻道數從2個到17個頻道的都有。助聽器不是越貴的就越好,一定要經過試聽及專業選配,找到聽起來最適合的助聽器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助聽器。大多數人對助聽器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品牌時盡量選擇專業悠久的大品牌。尤其是在給孩子及家中長者配助聽器的時候,一定要接受聽力檢查,並選擇售後服務良好的專業助聽器產品。

迷思4:雙耳均有聽力損失卻只戴一個助聽器

有70%單耳配戴了助聽器的患者後期效果都不滿意,尤其是在環境噪音較大,或人多吵雜的環境中。他們經常抱怨我戴了助聽器怎麼還是聽不清別人在說什麼?雙耳都有聽損卻只配戴單邊助聽器的使用者常會發生這種情況,感覺是助聽器不夠好。其實就像配眼鏡一樣,如果雙眼都有近視,你不會只驗配單邊的眼鏡。很多專家和實驗都證明雙耳配戴助聽器可以明顯的提高辨別語音的能力,提高語音並降低背景噪音,並提供比單耳選配助聽器更有方向感的聲音定位能力,增加聲音的立體感。使聲音清晰而飽滿。




參考資料:巨泉助聽器網站,中國聽力學網站



文章標籤

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快照 2011-07-23 下午2.15.08.png     



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數位式助聽器,價格的高低取決於頻道數 (入門款從2頻道開始),降噪系統,聲音定位,頻譜提升,即消除雜音等功能的多寡來決定。另外,助聽器的音質處理能達到近乎自然,擁有環繞音效,內外防水,聲音定位準確,在放大語音同時也不會將背景噪音放大,這些多是取決助聽器等級價位的主要條件。


除了助聽器的音質與功能,助聽器的外觀隱形微小,也是很多消費者購買助聽器所考量的一大重點。對於助聽器製造商來說,除了將助聽器的音質做到原音重現,另一方面,還必須將如此精密的機器放在極微小的機殼內,因此助聽器研發科技總是投入眾多人力,且耗時多年,可說是比電腦更精密微小的高科技產物。


以全球六大品牌助聽器平均來說,數位式助聽器入門款大概從台幣NTD$20,000萬多塊上下(2頻道)開始,一直到頂級的10萬上下(17-20頻道及以上),使用者一定要實際測聽感受,比較助聽器的音質,選出最是合自己的助聽器。市面上的數位式助聽器價位是依據功能及頻道數(指音質解析度,類似相機的畫素,畫素越高解析度越好,價格也越高)來分別:

 

  • 經濟型:2頻道-6頻道 價格介於NTD$1.5-2.9萬
  • 一般型:6頻道-9頻道 價格介於NTD$3-4.5萬
  • 進階型:9頻道-15頻道 價格介於NTD$4.5-NTD$6萬
  • 高階型:15頻道以上 價格介於NTD$6-10萬及以上


某些助聽器公司在同等及產品將定價定的較高,原因是它們通常與醫生合作,希望醫生能向並病患推薦自家的助聽器,甚至有些醫生推薦後,沒有讓患者詳細選配,就讓病患直接在醫院購買。當然,就如同藥廠與醫生的合作關係,請醫生推薦患者買助聽器,若是成功,則必須給醫生一定的酬謝方式。這樣利益交換的情況下,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這些費用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KV 1.jpg  

Source/Nemopan



如果當使用者的預算較少時,也可以選擇傳統類比式的助聽器,價格帶約從幾千到一兩萬塊的都有,或口袋形助聽器價格帶從三四千到一萬多塊,雖然噪音處理的功能比數位式助聽器有差別,但至少能將語音擴大,無聲勝有聲。




      


Rebecca 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的助聽器不但是新的穿戴式科技,也可算在3C消費性電子用品當中,功能的研發,與外觀美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如果現在要選擇助聽器價格與功能的對照,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加以選擇。

助聽器的功能如同手機更新的速度幾乎沒有兩樣,不論在音質上,網路連接上,智慧功能,藍牙連接,使用APP的功能都更新得快速。很多助聽器都有類似的功能,但實際上好用程度還是要先諮詢,參考助聽器評價,打聽周圍朋友是否有推薦的助聽器,再來就是親自操作使用,才明白不同產品的優缺點。

首先如果懷疑自己有聽損,不論是到醫院或助聽器公司等做聽力檢查發現自己有聽力下降退化的情況,強烈建議不要拖延,儘早選配助聽器,因為聽力是不可逆的。當然病理性造成的聽力退化,是有可能透過藥物或其他的治療方式恢復聽力的。

先說說這一兩年高科技的助聽器功能亮點-

聲音定位與方向性麥克風的聚焦功能

不分遠近,助聽器能適應或轉換你所在的環境辨別出各種聲音的遠近,方位,真實的表現出層次感與大小聲,若對於某些聲音是不需要或不那麼想聽的,也可在助聽器公司調整提出個別降低的要求。雖然各家品牌或多或少都有這個功能,但要親自試聽才知道能精準到什麼程度。這些功能在安靜的地方比較不出差別,但騎樓,馬路,吵雜環境如餐廳,賣場等,就能明顯感受到助聽器在這個功能上的差異的。

舉例說

在路上與朋友並肩聊天行走:能清楚聽到朋友的聲音是離我最近的,也是我最需要聽見的,其次能聽到經過我們的路人的聲音,經過的店面傳出的人生或音樂聲,更遠一點馬路上的公車啟動的聲音,公車旁邊的汽車按了喇叭。這些聲音都能有層次的感知,並且那些較遠的聲音並不會蓋過我們的交談聲,但我能知道同時間,我周遭的各種聲音與他們之於我的遠近,就像正常耳朵會聽到的環境。

物聯網功能

上網做了一下功課發現近一兩年有廠商已開發出此功能,乍聽之下不大明白物聯網跟助聽器的關係,到底如何連接?了解之後發現,物聯網功能是助聽器可以跟家裡的智能家電系統(特定平台)配對,讓你在家可以清楚聽到電鈴聲,預告氣溫,或預約啟動家電的聲音,這個功能在國外較為實用,在台灣,除非家中配備特定品牌智能家電系統,不然相較之下這個功能或許難派上用場。

助聽器藍牙功能

藍牙配對這件事其實已被廣泛地提及,當聽到這功能時也較為無感,但它在助聽器的應用上其實有程度上的不同,需要比較的如穩定度,助聽器需不需要透過配件與手機或其他行動裝置相連,配對後手機App介面遙控操作助聽器的功能是否中文化,人性化,以及App功能多寡等。

目前最先進的頂級助聽器通常可與蘋果設備,如iPhone, iPad直接配對,不透過任何配件即可將聲音直接串流到助聽器裡(MFi, Made-for-iPhone),助聽器彷彿成了無線藍牙耳機,並能下載App到手機,遙控微調助聽器。有的助聽器能透過藍牙與助聽器連接,但沒有直接聲流功能,只有App的遙控功能,或有的助聽器仍須透過另一個配件來與手機藍牙配對,這是助聽器藍牙功能在等級上的不同,另外,目前大多Android系統手機還需要配件才能與助聽器配對使用直接聲流功能。

能與手機藍牙配對的助聽器通常外觀選擇較少,大多只有接收器外接的迷你耳掛型助聽器。而有的品牌則較齊全的推出隱型訂製式內耳型(CIC, ITC & ITE),迷你耳掛型(RIC & RIE),與經典耳掛型(BTE),甚至是給聽損較重者使用的大功率助聽器(Power BTE)都有這些功能能使用,可依個人需求,價位考量與聽損程度選擇。

 

助聽器的手機App遙控功能

很多助聽器目前都有相對應的手機App應用程式,App病程助聽器遙控器,簡單的調整助聽器。一般App除了可以自己調音量,切換聆聽模式,還能自己決定在吵雜環境要首先聽哪個方向,或寬窄域的方向性麥克風功能,例如,我可調成窄域,只聽正前方聲音,因為我跟一個朋友一起來餐廳對坐聊天,我想聚焦聽他的聲音。倘若是多人一起聊天我要聽正前方也要聽旁邊的聲音,就可調整成寬域的聆聽方向。風噪音功能也可透過App微調,當一人獨自在公園慢跑,聽到風聲很吵,可直接降低風聲。針對常去的特定場合也可特別記憶聆聽模式,例如我到公司習慣將高音稍微調高,因為我公司周圍大多是女同事交談,可以透過App的常用地點直接記下模式,一到這裡,就直接按此記憶模式,就不用每天都調了。助聽器搞丟,也可透過手機定位搜尋助聽器。

智能遠端遙控調整助聽器

常常聽力因身體狀況下將獲真的有點衰退時,我們需要回助聽器公司微調助聽器,但因為忙碌或不方便無法前往。目前助聽器製造商研發出一種功能,是讓助聽器與手機藍牙配對,透過App操作即可發出想微調助聽器的需求,或哪裡聽得不舒服的問題,給你選配的助聽器公司。助聽器公司收到使用者需要微調的需求通知後,能直接在店裡從選配軟體中微調再回傳給你,收到新的微調結果使用者即可應用到助聽器上使用,不用再跑一趟。

當然,有時助聽器聲音變小或有雜音,不見得一定是自己的聽力變差,需要調整助聽器,很多時候有可能只是耳垢堵塞了助聽器耳塞,或是受潮等原因,建議有空3-6個月回助聽器公司坐坐清潔保養,可延長機器壽命,也能聽得舒適。

 

 

 

 

 

Rebecca 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科技的快速發展把我們每個人都帶入智慧化和無線網路的世界,當我們身邊的電視,相機等都已經可以“上網”時,做為高技術產業的助聽器,怎能置身世外。最新的助聽科技新趨勢,是透過無線藍牙設備連接助聽器與行動裝置,使助聽器成為與人體完美結合的新穿戴式科技。

在今年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中,就有多款市場上最佳的藍牙產品及應用受到獎項表揚,當中特別突出亮眼的就是與健康保健有關的助聽產品及健身設備。

在2014年,蘋果公司已經與總部位於丹麥的全球最大助聽器製造商GN ReSound公司合作開發了首款與iPhone深度集成的助聽器,瑞聲達聆客ReSound LiNX,這款助聽器有Made for iPhone認證。在今年,GN ReSound瑞聲達集團帶著這款產品的二代進階版強勢回歸。這款叫做瑞聲達聆客2 ReSound LiNX2™的助聽器,它通過藍牙4.0低能耗模式在2.4GHz無線網路頻道與iPhone,iPad和iPod Touch兼容,透過無線網路進行同步,就像是一個助聽器和立體聲藍牙耳機的混合體,諸如電話,FaceTime視頻聊天,音樂,電影,導航,以及其他的音頻都可以直接被串流到助聽器中,並可透過ReSound Smart™ APP 應用程式直接從手機上控制助聽器。當瑞聲達聆客2 ReSound LiNX2不與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連接,接收音頻的時候,它就是一般高階的助聽器,接收周圍人的談話和周圍的環境聲。

今年瑞聲達聆客2 ReSound LiNX2 發表的主要的重點在於,目前這款助聽器不只可與蘋果的行動設備連接使用,也可透過擴大研發的ReSound Smart™ APP 應用程式與安卓Android系統手機裝置兼容。目前的相容裝置包括三星Galaxy S®4、三星Galaxy S®6、三星Galaxy S®6 edge和三星Note® 4,這意味著數以百萬計的新增用戶現在可透過其智慧型手機進行個人化控制。現在,ReSound Smart™ APP 應用程式已與三星Galaxy S®5和所有蘋果iOS裝置(iPhone®、iPad®、iPod touch®以及Apple Watch®)相容。

透過ReSound Smart™ APP 應用程式,人性化的科技讓配戴者有自行控制微調助聽器能力。現在,ReSound Smart™ APP 應用程式可在這些新增的安卓Android相容裝置上使用,支援用戶根據個人喜好及聆聽環境來調節自己的助聽器設置,包括如下選項:

• 調節舒適的音量、高音和低音水準 
• 由多個聲音強化功能進行聆聽環境個人化設置,包括語音、背景雜訊和風聲 
• 為經常光顧的地點(如家中、工作場所、最喜歡的餐館等)添加地理標籤,便於在用戶抵達這些地點時自動轉換成用戶喜歡的設置
• 找不到助聽器時,可使用“尋找助聽器”功能來精確定位助聽器
• 啟動音訊串流傳輸,從其他瑞聲達無線藍牙配件(如瑞聲達手機藍牙伴侶,瑞聲達迷你麥克風,及瑞聲達音頻轉換器)傳輸至助聽器 
• 為耳鳴(耳內鳴響)人士量身打造耳鳴聲音療法

以佔據全球40%助聽器市場的美國來說,美國目前有超過3600萬個居民患有聽力障礙,但其中只有1/5的人配有助聽器。

聽力學專家史密斯博士Dr. Ken Smith認為,之所以這些聽力障礙患者不願意配戴助聽器,主要是因為他們還停留在對助聽器的“過時且刻板”的印象階段。人們對於助聽器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多年以前:巨大而明顯,這會讓配戴者感到尷尬,並且它們對於背景噪聲的過濾也是基本無效的。

但是,現在的助聽器外觀時尚,小巧輕便,能夠有效地過濾背景噪聲,還能通過無線藍牙連線與手機或平板電腦共用,讓講電話,聽音樂,看影片的聲流都直接進入助聽器內,還可透過應用程式在行動裝置上個人化的操控助聽器,可以幫助配戴者減少心理負擔和尷尬,提升生活品質,完美解決聽損者的聆聽問題。

 

Rebecca 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低頭族_頸椎病  

還在低頭滑手機? 

當心長時間低頭姿勢讓頸部肌肉緊繃,
輕則引起頸部筋膜炎、嚴重造成頸椎椎間盤突出,讓人苦不堪言!

你一抓到空檔,就低頭使用智慧型手機,等到肩頸脖子痠才抬起頭來轉個幾圈嗎?除了睡眠時間以外,可能你的頸部肌肉都在工作。長時間過度負荷,罹患頸部筋膜炎,或者更嚴重的椎間盤突出的患者越來越多,一旦無法以保守的治療改善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疼痛,可能就要考慮手術治療。看到這樣的結果,你還想當「低頭族」嗎?

1頸部痛、痠、麻,筋膜炎已找上你

臺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表示,低頭族為了使用3C產品而一直維持低頭的姿勢,頸部的肌肉會一直處於收縮用力拉緊的狀態,過度使用讓肌肉無法充分休息,會導致肌肉發炎,結果造成後腦杓到肩胛骨內側肌肉群痛、酸、麻,甚至可能手無力。嚴重者抬頭低頭或頭部轉動時都會痛,有些病患甚至會伴隨副交感神經引起的反應「痛到想嘔吐」。

罹患頸筋膜炎時,因為只是肌肉發炎,症狀只分布在肩頸的周圍,如果持續不改善姿勢及使用的時間,頸部肌肉將會因疲勞而無力,造成頸椎與頸椎間的軟骨被擠壓,一旦被擠壓的軟骨壓迫到神經,症狀會由肩頸產生放射性疼痛,疼痛會往下延伸至手臂的前面及手背。當整隻手無力難以抬起,甚至手背、手心肌肉萎縮,此時的情況已非常嚴重,若經過保守的物理治療仍無法改善,就要考慮手術治療。

◆復健治療外,充分休息才能痊癒
當出現頸肌筋膜炎,不少人會求助復健科來治療,鍾佩珍主任提到,復健科醫師會先給予熱敷、熱療,促進頸部血液循環,讓發炎消散、肌肉放鬆,患部得以休息,再搭配非類固醇非抗生素的消炎藥(anti-inflammatory,簡稱NSAID),當充分休息後,痠痛的症狀便能改善。

若狀況已嚴重到椎間盤突出,除了熱敷以外,還需加上頸椎牽引,俗稱拉脖子,藉由復健機器牽引,拉大頸部椎間盤的間隙,以免骨刺繼續壓迫神經,配合充分休息,便有機會痊癒。

鍾佩珍主任強調,病人應配合醫生的囑咐,如果不配合,再多的治療也沒有用,狀況只會越來越惡化。不要忽視一下下的低頭時間,想要改善狀況一定要改善姿勢及適度休息才能治本。

治療期間,需每星期追蹤,患處不再疼痛即可讓醫師停藥,患者要信任醫師,彼此充分溝通配合,才能最快痊癒。在病情稍微好轉後,可嘗試復健運動,做簡單的訓練提高頸部肌耐力。

鍾佩珍主任認為,開刀是最後的手段,積極復健治療後,需要動手術的案例占極少數,會建議患者先復健2星期,如果無效,甚至病情惡化,再考慮手術。病人平時也要珍惜自己的身體,當身體狀況不良,就應讓身體休息。

2長時間低頭,恐頸部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會因年齡增長而退化,使椎間盤內的含水量變少、缺乏彈性,脊椎間的間距就會縮短。當頸椎肌肉發炎、無力,脊椎間的間距更加靠攏,導致正常的骨刺壓迫到頸椎神經,就會從肩頸產生疼痛,而疼痛會以放射性的狀態往下延伸至手的前臂及手背。

年紀輕者,椎間盤含水量多、富有彈性,但若頸部肌肉無力,頸椎與頸椎間的椎間盤被擠壓出來(就像兩片餅乾內的糖漿被擠壓出餅乾的邊緣),一樣會壓迫到頸椎神經,疼痛也會從肩頸開始以放射性的狀態往下延伸至手的前臂及手背。小孩子的頸椎較有彈性,椎間盤較不會突出,可是肌肉一樣會發炎疼痛,所以不能仗著年紀小而無止盡的低頭,不然早晚會嘗到苦果。

◆嚴重需進行椎間盤手術
國泰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張明元表示,曾遇過一個案例,因工作關係,需要久坐打電腦,上肢開始痛痠麻且感到無力,照頸椎X光片和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有嚴重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產生上肢無力的狀況,因而要接受椎間盤切除手術,在清空椎間盤的兩節椎體之間放置支架,避免神經繼續受壓迫而造成永久傷害。

張明元醫師談到,頸椎椎間盤切除手術是項精細的手術,因為要從前頸開刀,開刀時要避開食道、頸動脈,在頸椎當中放置支架。不過,現在手術技巧成熟,風險已降低許多,患者術後約3天即可出院,患者出院後可戴頸圈保護脖子。

◆固定式、活動式椎間盤有何差異?
椎間盤手術大致上分兩種,傳統的手術方式是在頸椎之間置入固定支架,提供支撐功能。人原本有7節頸椎,每節之間有椎間盤相隔,提供避震及支持功能。但使用固定式椎間盤支撐後,上下兩節頸椎會融合成一大節,融合後的頸椎在頸部正常活動時,容易使鄰近節的正常椎間盤,因受力增加而加速退化,此一現象是固定式頸椎支架最大的缺點。

新型的手術方式是在頸椎當中置換活動式人工椎間盤。活動式人工椎間盤在支撐頸椎的同時,可保留頸椎正常活動度,與自然的椎間盤效用相去不遠,美中不足的是,該項目健保未給付,患者須自費。

手術後要避免拉扯頸部肌肉的動作,如:搬提重物或猛然轉動頸部。若開刀後,平時錯誤姿勢仍未改變,症狀仍可能復發,術後的那一節椎間盤雖然不會再突出,卻容易造成其他正常頸椎椎間盤的病變。患者長期低頭,會因為頭部重量造成頸部肌肉負擔,假如患者頭部挺直,頭部與頸部呈現一直線,便能降低頸部負擔,換言之,患者少低頭,就能降低復發危險。

 

文章標籤

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ealth-hazard-of-sitting1-727x1024  

文章標籤

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et  

黃湯下肚滿臉潮紅,這是酒精中乙醛無法代謝所致。全台四成七民眾缺乏「乙醛去氫酶」,不但喝酒會臉紅,飲酒過量罹患食道癌、頭頸癌的風險是一般人五十倍。

喝酒臉紅不表示肝臟勇健,史丹佛大學高級研究員陳哲宏表示,酒精進入體內,乙醇去氫酶會將乙醇分解為乙醛,再生成乙醛去氫酶分解成醋酸,隨尿液排出。一般來說,每百毫升血液中有十毫升酒精,一小時即可代謝,但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者,代謝速度慢,以致乙醛對身體傷害增加。

乙醛去氫酶缺乏常見於亞洲人,國際間甚至稱乙醛去氫酶缺乏症是「亞洲喝酒臉紅症」。陳哲宏發現,全球約五億六千萬亞洲人缺乏,亞裔族群缺乏率約三成,台灣人缺乏率全球最高,幾乎每兩人就有一人無法代謝乙醛,高於大陸三成五、日本三成。

乙醛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陳哲宏說,過去口腔癌被認為與嚼檳榔的關係密切,但菸、酒中都有乙醛,若喝酒、抽菸,罹患口腔癌機率也會增加。

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男性每天兩杯紅酒、女性一杯,有助減少心血管疾病。陳哲宏不建議國人照辦,他指出,缺乏乙醛去氫酶者長期過量飲酒,患食道癌、頭頸癌機率是一般人五十倍。

聯合報

文章標籤

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農業社會,人們大多辛苦的在田裡耕種,腰部的脊椎比較常受到傷害,現代人工作性質的轉變,導致頸椎神經受到壓迫的機會也相對地變多,脖子疼痛在成人族群中也占了一成。一般來說在40~60歲這年齡層比例較高,男女比例為3比2,男生占多數。

會導致這樣的肩頸酸痛,不外乎有幾種原因。乳酸堆積為大部分民眾會遭遇的問題,長時間的施力不當或是姿勢不良都會導致乳酸的堆積進而導致肩頸酸痛;這部分可以再多加一些注意力來改善這些不對的地方,讓這樣的不舒服可以減輕或是不會發生,如用眼過度、頸部前伸、不自覺聳肩、背部前傾或駝背、手肘懸空及手腕後折。


其次,導致肩頸酸痛的原因不外乎還有退化性疾病(頸椎間盤病變、鉤突增生、頸椎狹窄與骨關節炎)。其中比較常聽到的是頸椎間盤病變,現在的社會大眾對於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根也頗有概念;當然,在整個退化性的過程當中,也不是只有椎間盤會出現問題,就整個脊椎生理結構上來說,還有著骨性結構的鉤突與韌帶的增生與骨化,甚至脊椎與脊椎間的關節面都存在發炎的可能性。

在肩頸酸痛的原因中亦可能是外傷造成、腫瘤形成或全身系統性的問題。全身系統性的問題可能有著感染發炎,或是自主免疫疾病的。當這些問題中發生一個或是多個問題時,我們就會感受到肩頸酸痛甚至伴隨著上肢的麻痛感,這就是神經根病變的發生。

頸神經根病變發生機率較高的為頸第五六、第六七之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的第六、第七頸神經根,導致從上臂到手指指尖的疼痛。

 

◎何時需要就醫呢?
1.因車禍、高處跌落等外傷後引起的頸部酸痛。
2.經過一週休息,脖子的酸痛沒有明顯的改善。
3.脖子僵硬到下巴無法接觸到前胸。
4.脖子酸痛還伴隨有發燒或頭痛等症狀
5.有神經壓迫的症狀如手臂手掌的酸麻痛,腳步僵硬。

◎就醫可以獲得甚麼樣的幫助呢?
檢查:X光檢查、神經電氣生理、磁振造影檢查,醫師會根據病患的病情來安排需要的檢查項目
復健:牽引治療、熱療或是電療
藥物:包含有消炎止痛劑、肌肉鬆弛劑、神經營養片以及鎮靜劑
開刀:神經減壓(前位,後位手術)、骨融合或是骨材固定

【案例一】:
個案為51歲女性,頸部受傷後一直存在著頸部疼痛以及右手麻痛無法出力,影響到她的工作,在藥物以及復健治療無明顯改善情況下,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檢查發現病患的頸椎第五六椎間盤突出併鉤突增生,予以安排手術治療,治療效果良好,手部情況改善,且可以試著出力,患者露出難見的笑容。

 

【案例二】:
個案為50歲男性,無受傷史,在入院前一周,突然發生右側肩膀以及上臂處的劇烈疼痛,經多次診所以及急診求助後,吃藥甚至打針,皆無法明顯改善,收入院做核磁共振檢查,檢查發現頸第六七椎間盤斷裂壓迫右側神經根,與患者溝通後進行手術治療,術後患者疼痛情況改善。
民眾如有肩頸的問題無法改善,強烈建議民眾就醫,由專業醫師來給予幫助,不要太過相信一些無依據的治療。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可以免除惱人的疼痛與酸麻。

 

 

http://www.kgh.com.tw/health/20-305.HTML

文章標籤

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